散装果酒的制作流程涵盖选料、预处理、发酵、后处理及储存等环节,以下是详细介绍:
一、选料与预处理
原料选择
水果要求:选用充分成熟、色泽鲜艳、无病虫害和霉烂的果实(如草莓、葡萄、苹果等),确保糖分和风味物质充足。
季节适配:根据季节选择当季水果,如春季用梅子、夏季用荔枝、秋季用苹果、冬季用柑橘,保证原料新鲜度和成本优势。
清洗与破碎
清洗:用盐水或清水冲洗水果,去除表面泥土和杂质,沥干水分。
破碎:用破碎机或手工将水果捣碎(如草莓需去蒂后破碎),分离果梗和萼片,避免影响口感。
调糖:按生成1度酒精需1.7克糖的比例调整糖分,例如酿造10度果酒,每100克果浆需含糖20-25克。若糖分不足,可添加砂糖或葡萄糖。
抑菌处理
化学抑菌:加入6%的亚硫酸(每100公斤果浆加100克)或维生素C,杀灭果实表面微生物和空气中的杂菌,防止发酵过程中杂菌污染。
物理抑菌:使用沸水消毒容器(如玻璃罐、塑料桶),或用酒精擦拭密封罐内部,确保无水汽残留。
二、发酵过程
酵母添加
自然发酵:利用水果表皮的野生酵母进行发酵,但传统方法易被污染,需严格消毒。
人工酵母:添加果酒专用酵母(如高活性干酵母SY),需提前活化(将酵母在温水中浸泡10分钟),然后分次补糖,促进发酵效率。
发酵条件控制
温度:保持发酵环境温度在25-28℃,这是酵母适活动范围,温度过高会导致酵母死亡,温度过低则发酵缓慢。
搅拌:发酵期间每天搅拌两次,将表面浮渣压入原液中,促进糖分和酵母充分接触,加速发酵。
发酵时间:
主发酵:1-2天开始发酵,3-5天后残糖降至1%时结束,此时果浆中的糖分大部分转化为酒精。
后发酵:将酒液移入另一容器,置于12℃环境中贮存,通过汽化的酶化作用使果酒成熟,成熟期约需1年,期间需更换容器以促进澄清。
三、后处理与澄清
过滤与除渣
发酵结束后,用纱布或过滤机捞出皮渣,将酒液过滤澄清,去除悬浮颗粒和杂质。
对于易浑浊的果酒(如草莓酒),可在两个月后取出果实,再次过滤酒液,确保酒体透明。
澄清剂使用
添加0.04%的碳酸钙作为澄清剂,先将琼脂浸3-5小时后加热融化,至60-70℃时倒入酒中,搅匀后过滤,可进一步提升酒液透明度。
四、储存与陈酿
储存条件
容器:选用玻璃或陶瓷容器,避免使用塑料、铁、铜、锡等材质,防止与酒液发生化学反应。
环境:将酒液置于阴凉、干燥、通风处,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。
温度:储存温度控制在15-20℃,有利于果酒缓慢陈化,提升风味。
陈酿管理
换桶与添桶:陈酿期间定期换桶,避免酒液与空气接触导致氧化,同时补充酒液以保持容器密封性。
时间:果酒陈酿时间越长,风味越醇厚,一般建议储存1年以上再饮用。
电话:15826091745 公司地址:重庆市九龙坡区石坪桥东

渝公网安备 50010702504370号